新闻资讯
当前页: 首页 > 新闻资讯
新疆喀什半门式起重机厂家 半门式起重机在建筑预制构件厂的应用实践及实操解析​
作者:河南省宏远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  2025-11-06

半门式起重机是建筑预制构件厂衔接生产、养护、堆放全流程的核心装备,凭借单侧支撑的紧凑设计适配厂房立柱、养护区边缘等受限空间,可完成钢筋骨架转运、混凝土构件脱模、成品堆放及装车等关键工序。其应用需紧密结合预制构件重且易损的特性与工厂生产规范,在 “载荷适配 - 平稳操控 - 安全防护” 的逻辑下形成标准化流程,目前已成为装配式建筑构件厂、桥梁制梁场等场景的刚需设备。​

微信图片_20230525175033

设备选型与场地适配是高效生产的基础,需兼顾载荷需求与空间利用。预制构件厂载荷差异显著,轻型半门式起重机(5-10 吨)多用于小型构件作业,某装配式厂房配置的 5 吨设备,跨度 12 米、起升高度 8 米,恰好覆盖叠合板、楼梯预制区的转运需求;重型设备(20-50 吨)则适配大型构件,通苏嘉甬高铁常熟段制梁场的 30 吨半门式起重机,通过加长悬臂设计覆盖 32.6 米预制箱梁的起吊范围,支腿固定于制梁台座边缘避免占用浇筑空间。场地布局需衔接生产流程:轨道沿养护池与堆放区平行铺设,直线度偏差控制在 2mm/10m 内,大车行走速度设定为 20m/min,兼顾效率与对位精度。吊具配置按构件特性定制:平板类构件采用真空吸盘吊具,梁柱类构件选用双吊点平衡梁,箱梁转运则搭配专用兜底吊索,某梁场通过定制吊具使构件破损率降低 60%。​

核心作业场景围绕构件生产全流程展开,形成工艺适配的操作体系。钢筋骨架制备环节中,半门式起重机承担原料与模具的衔接任务:某厂房用 8 吨设备将钢筋笼从加工区吊运至浇筑模具,起升速度控制在 6m/min,通过遥控操作实现精准对位,避免钢筋骨架变形影响构件精度。脱模起吊是关键工序,需严格控制受力平衡,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梁场在 2800 吨 “梁王” 预制中,虽采用模块车移运,但中小型梁场常用 20 吨半门式起重机完成小跨度箱梁脱模 —— 先将构件起升 20 厘米悬停,检查吊点受力与模具脱离状态,确认无粘连后方可提升,防止构件边角破损。​

养护后转运与堆放需遵循 “平稳优先” 原则。叠合板转运时,起重机以 15m/min 的大车速度将构件从养护窑吊运至堆放区,吊索与构件接触处垫设橡胶垫,堆放时底部用 10cm 厚木方支撑,层间间距保持 5cm,某装配式厂以此方法实现 3 层堆叠存储。箱梁堆放则需强化支撑均衡,通苏嘉甬梁场将 749.2 吨箱梁吊运至存梁台座时,起重机配合地面人员调整支撑点位,确保每个支点受力偏差不超过 5%,避免长期堆放导致梁体开裂。装车外运环节采用 “低速趋近 - 精准落位” 模式,距运输车辆 1 米时切换微动模式,将构件缓慢放置于车厢支撑梁上,水平偏差控制在 3cm 以内。​

特殊工况适配需强化工艺与环境应对。薄壁构件如轻质隔墙板吊装时,采用宽幅吊带兜吊,起升与运行速度降至额定值的 30%,防止构件弯折;户外堆放区作业遇雨天时,提前清理轨道积水,启用制动器防雨罩,某厂通过此措施减少雨天制动故障 90%。箱梁等超长构件转运时,需同步调整大车与小车位置,保持构件轴线与轨道平行,避免末端碰撞养护设施,某梁场曾因操作不当导致箱梁边角磕碰,后通过强化路径预判培训解决问题。​

安全管控贯穿作业全程并衔接行业规范。设备检查执行 “班前 - 班中 - 班后” 巡检制度:每日核查钢丝绳断丝数量与吊具磨损情况,每周校准起重量限制器精度,每月检测轨道固定螺栓松紧,确保符合《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》要求。作业前必须完成试吊与交底,将构件起升 50 厘米悬停,检查吊具牢靠性与设备稳定性后方可作业,合肥某预制厂还要求作业人员持特种设备操作证上岗,严禁无证操作。应急处置明确预案:若遇吊具脱落风险,立即将构件吊运至空旷堆放区缓慢落放;发生轨道卡滞时,立即停机排查杂物,某厂曾通过此预案避免叠合板坠落损坏。​

从实际应用可见,半门式起重机在预制构件厂的核心价值是 “空间适配 + 工艺保障”:通过单侧支撑设计盘活有限场地,依托定制吊具与规范操作减少构件损耗,最终以严苛的安全管控支撑生产全流程高效运转。

公司网址:www.hndqlmd.com

咨询电话:133536722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