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架桥机安装调试与梁体架设作业中,对讲机、哨笛、旗语等通讯工具的统一规范使用是保障多岗位协同作业的核心环节。这些工具通过听觉与视觉信号的互补传递,形成覆盖不同工况的通讯网络,其标准化应用直接关系到指令传递的准确性与施工安全。根据架桥机安全规程要求,必须建立明确的指挥信号体系,确保安装、拆卸及作业全过程的指令传达无歧义。
通讯体系的构建需实现工具功能的精准适配。对讲机作为核心语音通讯工具,应采用三级频道划分方案:主频道用于总指挥与各关键岗位的全局协调,子频道 1 分配给起重操作组,子频道 2 专用于地面辅助作业,通过亚音频编码技术(CTCSS)设置不同低频信号,避免不同组别间的串频干扰。所有设备需统一配置紧急呼叫强插功能,确保危急时刻指令优先传达。哨笛信号需建立标准化编码:长声(3 秒)代表准备作业,连续短声(每秒 1 次)指示动作执行,急促短声(每秒 3 次)为暂停指令,其中紧急停止信号必须采用 “三短一长” 的特殊节奏,确保与其他指令明确区分。旗语作为视觉信号主力,执行 “红绿双色” 标准动作体系,绿旗上举表示起升,红旗下指代表下降,双手持旗左右摆动为紧急停止,所有动作需保持幅度一致且停顿明显,避免视觉误差。
协同应用机制需根据施工阶段动态调整。架桥机组装阶段采用 “对讲机主令 + 旗语辅助” 模式,指挥员通过对讲机下达详细指令,同时以旗语同步展示动作方向,地面与高空作业人员形成双重确认。梁体吊装对位时切换为 “哨笛节奏 + 旗语精准控制”,哨笛长声启动作业后,绿旗小幅摆动配合短声哨音指示微调幅度,确保毫米级对位精度。过孔作业等高危环节必须启用三重验证,对讲机通报操作步骤、旗语展示运动轨迹、哨笛实时提示动作节奏,三者信号偏差时立即停止作业。特别在噪音超标环境(超过 85 分贝)中,视觉信号需作为主导,旗语动作幅度加大 50%,并配合反光条增强辨识度。
全流程管控体系是通讯统一的保障。岗前培训需确保所有人员熟练掌握信号规范,通过实操考核验证对讲机频道切换、哨笛节奏辨识、旗语动作响应的准确性。每日作业前检查设备状态:对讲机电池电量不低于 80%,亚音频设置一致;哨笛音质清晰无杂音;旗帜无破损且颜色鲜亮。作业中实行 “信号复诵” 制度,操作人员执行指令前需口头重复确认,关键步骤需双人复核。遇突发情况时,紧急停止信号具有最高优先级,所有人员必须立即响应,无论当前执行何种操作。每月开展通讯应急演练,模拟信号中断、误操作等场景,强化多工具协同替代能力。通过建立 “技术规范 + 流程管控 + 场景适配” 的三维体系,实现通讯工具的高效统一,为架桥机安全作业提供可靠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