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架桥机作业体系中,垫木与楔块是保障设备稳定支撑和梁体精准调整的基础部件,其规格匹配与摆放合理性直接影响施工安全与结构精度。根据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》(GB 50205)和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》(GB/T 51231)等规范要求,必须建立科学的选型标准和摆放流程,确保荷载传递均匀、调整操作可控。
规格选型需满足承载性能与调整需求。垫木应选用质地坚硬的实木或经过防腐处理的复合材料,严禁使用腐朽、开裂的木材,其截面尺寸需根据荷载计算确定,通常采用 200mm×200mm 的标准方木,厚度不小于 100mm 以保证抗压强度。对于 900 吨级箱梁存放,垫木长度应覆盖梁体支座宽度,且单块承重能力不低于 50 吨。楔块按斜度分为 1:10 至 1:500 多个系列,架桥机作业优先选用 1:20 的标准斜度,材质可选用 hardwood 或橡塑复合材料,其中橡塑楔块需具备耐油、防滑特性,单个承重能力不低于 60 吨。用于支腿微调的钢制楔块表面需做防滑处理,斜度偏差控制在 ±1% 以内。
预制梁存放阶段的摆放规范注重受力均衡。垫木应设置在梁体两端及跨中位置,与设计起吊点保持一致,确保支点反力符合结构力学要求。多层叠放时,每层垫木需在同一竖直线上,形成垂直受力体系,避免梁体产生附加弯矩;叠放高度不宜超过 3 层,且上下层垫木间距需均匀分布,间距不大于 2 米。楔块仅在梁体调平时使用,需成对对称放置,斜面贴合紧密,调整完成后用木楔固定防止滑移,相邻梁体间的垫木应保持等高,高差控制在 2mm 以内。
架桥机作业阶段的摆放要求强调稳定可靠。支腿下方垫木需采用 "密铺排列" 方式,层数不超过 3 层,且每层垫木接缝需错开布置。当地基承载力不足 150kPa 时,需在垫木下方增设 2.5m×2.5m 钢板扩散荷载,确保接地比压不超过设计限值。过孔作业时,动力腿下方垫木应与轨道中心线垂直,楔块按 "一正一反" 组合使用,通过斜面微调实现支腿高程控制,调整量超过 50mm 时需分层叠加楔块,且每层间需涂抹防滑剂。
安全控制需贯穿全使用周期。日常检查重点关注垫木是否存在劈裂、腐朽,楔块斜面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尺寸的 5%。潮湿环境下的垫木必须经过热处理(HT)或熏蒸处理(MB),并加贴 IPPC 标识防止虫害侵蚀。使用后垫木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处,远离热源和腐蚀性物质;报废垫木需进行破坏性处理,严禁截断后二次使用。通过建立 "选型适配、摆放规范、检查及时" 的管理体系,可充分发挥垫木与楔块在荷载传递和精度控制中的基础作用,保障架桥机作业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