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当前页: 首页 > 新闻资讯
广东佛山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与其他工序配合全流程详解
作者:河南省宏远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  2025-08-19

移动模架施工需与桥梁建设全链条工序深度协同,通过精准时序衔接与技术联动确保施工效率与质量。以下为关键配合要点:

10T龙门吊(2)

一、基础与墩身施工配合

桩基与承台施工

移动模架支腿基础需与桩基施工同步规划,软土地基采用钢管格构支架加固,钢管入土深度根据地质参数计算确定,确保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。承台顶面预埋高强螺栓或灌浆套筒,定位偏差≤2mm,为模架支腿安装提供精准支点。

墩身预埋件安装

墩身施工时同步埋设模架支腿锚固钢板,采用全站仪三维定位,平面位置偏差≤3mm,高程误差≤2mm。高墩施工采用液压爬模与移动模架交替作业,爬模爬升时模架暂停过孔,避免交叉干扰。

二、钢筋与预应力工程协同

钢筋绑扎顺序优化

底模就位后先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,主筋接头避开模架支腿承压区。预应力波纹管定位筋与钢筋骨架同步安装,直线段间距≤1m,曲线段加密至 0.5m,确保管道坐标偏差≤5mm。

预应力张拉时序控制

混凝土强度达 80% 时进行初张拉,100% 时完成终张拉,张拉顺序遵循 “先腹板后顶板、先长束后短束” 原则。张拉时同步监测梁体变形,超差部位通过千斤顶微调模板高程补偿。

三、混凝土浇筑与模板系统联动

浇筑工艺匹配

采用 “水平分层、对称推进” 浇筑法,每层厚 30cm,腹板两侧混凝土高差≤30cm。模架液压系统实时监测模板沉降,累计变形≥5mm 时启动顶升补偿,确保梁体线形平顺。

养护与拆模协调

混凝土初凝后覆盖养护,箱梁内部采用蒸汽养护(温度 50-60℃),外部智能喷淋保持湿润。拆模前同步解除模板约束,先脱内模再脱外模,避免混凝土表面损伤。

四、测量监控与动态调整

三维定位与预拱度设置

模架就位后采用全站仪复测模板标高,预拱度按二次抛物线分配,跨中设最大值,两端为零点。预压试验(110% 梁重)后根据弹性变形值调整预拱度基准值,叠加预应力反拱与收缩徐变补偿量。

实时监测与纠偏

过孔时每 5m 复测轨道标高,纵移轴线偏差≥1cm 时立即停机纠偏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 30 分钟采集模板沉降数据,超差部位通过液压系统动态调整。

五、设备与材料供应衔接

混凝土连续供应保障

与搅拌站建立实时通讯,确保每车混凝土坍落度 180±20mm,初凝时间≥6 小时。运输路线规划避开交通高峰,单车运输时间≤45 分钟,防止混凝土离析。

设备检修与周转管理

液压系统每季度更换抗磨液压油,轨道每周清理并涂抹润滑脂。模板拆卸后立即清理表面残渣并涂刷脱模剂,变形模板采用千斤顶校正,确保下次使用精度。

六、特殊工况协同处置

水上与跨河施工

浮式模架通过浮吊与液压系统协同过孔,如滨州乐安黄河大桥采用 1000 吨级模架,单次浇筑 620 立方米混凝土,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实现零裂缝。墩周设置钢板桩围堰,防止水流冲刷影响模架稳定性。

既有线与高风险区域施工

跨铁路或公路时搭设钢结构防护棚,顶面铺设双层防护网,两侧设防抛网。施工严格控制在铁路天窗时段,全程监测既有结构变形,确保安全距离≥2m。

质量与安全管控

建立 “三检” 制度,重点核查:

墩身预埋件锚固力(抗拔试验≥设计值);

预应力张拉同步性(伸长量偏差≤±6%);

混凝土浇筑连续性(中断时间≤30 分钟)。

通过全流程工序协同,可实现移动模架单跨施工周期缩短至 20-25 天,较传统支架法效率提升 50% 以上,同时保障桥梁结构精度与耐久性。

公司网址:www.hndqlmd.com

咨询电话:133536722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