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模架日常检查是保障施工安全与设备性能的基础工作,需围绕结构稳定性、系统可靠性及安全防护措施展开。以下为具体检查要点:
一、设备结构检查
主梁与支腿
目视检查主梁、支腿及横梁是否存在变形、裂纹或锈蚀,重点查看焊缝密集区(如主梁对接焊缝、支腿与墩顶连接处)是否有开裂或气孔。使用扭矩扳手抽检高强螺栓预紧力,关键节点螺栓力矩需达设计值的 105%,并检查螺栓孔壁是否有挤压变形。同时,观察防腐涂层是否脱落,尤其关注积水部位及螺栓连接处。
轨道与支腿基础
检查轨道表面是否平整,轨距偏差≤±5mm,接头高差≤1mm,下方枕木间距≤50cm 且无松动。支腿垫板需稳固,锚固螺栓无松动,液压千斤顶缸体无泄漏,机械锁紧装置有效可靠。
二、液压系统检查
油液与管道
查看液压油箱油位是否在刻度范围内,油液是否清洁无杂质,发现乳化或污染需立即更换。逐段检查液压管路及接头,确保无渗漏,软管无老化龟裂,硬管无变形。
油缸与控制阀
检查油缸活塞杆是否有划痕或弯曲,行程是否正常,密封件无漏油。测试控制阀动作是否灵敏,溢流阀设定压力是否符合要求(≤额定压力的 90%)。
三、电气系统检查
电缆与设备
检查电源线及控制电缆连接是否牢固,绝缘层无破损,接地电阻≤4Ω。测试电机运行是否平稳,变频器参数是否正常,传感器(如位移、压力传感器)信号传输准确。
控制系统
操作控制台按钮,验证各功能键响应正常,显示屏显示数据准确。检查紧急停止按钮是否有效,按下后能立即切断动力源。
四、模板系统检查
模板状态
查看模板接缝是否严密,错台≤1mm,海绵条及胶带密封完好。检查模板背面加劲肋是否变形、开焊,支撑丝杆螺纹是否磨损,锁紧螺母是否紧固。
预拱度与定位
使用全站仪复测底模预拱度,跨中值与设计值偏差≤±3mm,平面位置偏差≤3mm。
五、安全防护检查
限位与报警装置
测试顶升、横移、开合模等动作的限位开关是否灵敏,超载保护装置(如压力传感器)报警值设定是否合理。风速仪需正常工作,报警值≤6 级风(10.8m/s)。
防护设施
检查工作平台防护栏杆是否牢固(高度≥1.2m),安全网无破损。爬梯踏板无缺失,通道无杂物堆积。消防器材配置齐全,压力在有效期内。
六、动态运行检查
空载测试
启动液压系统进行空载运行,观察各油缸动作是否同步,无卡阻或异响。纵移模架时,监测主梁轴线偏差≤1cm,轨道标高累计误差≤5mm。
关键部件联动
测试模板开合、顶升等联动功能,确保动作协调。检查支腿与桥墩锚固后,液压锁止装置是否可靠。
检查记录与整改
每次检查需填写记录表,详细记录问题部位、处理措施及验收结果,留存照片或视频佐证。发现螺栓松动、油液泄漏等问题需立即整改,重大隐患(如主梁变形超标)必须停机处理,严禁设备带病运行。通过每日 “班组自检 + 技术员复检” 双轨制,可及时消除风险,保障施工安全与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