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强螺栓作为架桥机机臂节段连接、立柱固定等关键部位的核心紧固件,其预紧力稳定性直接决定结构整体承载安全。依据 GB/T 1228-2006《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》标准及起重机械安全规程,需建立系统化的复拧机制和精准的力矩管控流程,防范因螺栓松动导致的结构变形或坍塌事故。
复拧周期需实施分级管控策略。新机首次投入使用前,经 1.25 倍额定载荷静载试验后必须进行全面复拧;日常作业阶段,机臂节段连接、二三号柱固定等主受力部位螺栓每 30 天或累计运行 500 小时复拧一次,横联、护栏等次要部位每季度复拧一次。在高温、高湿度环境中作业时,复拧周期需缩短 20%-30%,每次复拧前需用钢丝刷清理螺栓表面锈蚀和油污,确保施力均匀。
力矩检查需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。复拧作业必须采用 “对称分步” 原则,从连接面中心向两端依次施力,同一节点螺栓分两次完成复拧,避免单侧受力导致的结构偏载。根据螺栓性能等级确定力矩范围,10.9 级 M24 螺栓复拧力矩控制在 367-438N・m 区间,8.8 级 M20 螺栓则维持在 203-252N・m 范围。使用经校准的扭矩扳手进行检测,施工用扳手误差需控制在 ±5% 以内,校准用工具误差不超过 ±3%,且每 6 个月需强制校准一次。
质量判定需执行双重否决标准。外观检查发现螺栓头部裂纹、螺纹滑丝或螺母变形时,无论力矩值是否达标均需立即更换;力矩检测偏差超过设计值 ±10% 的螺栓必须重新紧固,同一螺栓连续两次复拧仍超差时强制更换。更换的螺栓需与原规格性能一致,10.9 级螺栓必须配套 10H 级螺母和硬度 34-45HRC 的垫圈,安装前需验证螺栓、螺母、垫圈的配套性。
特殊工况需强化监控措施。承担重载提升作业的架桥机,每次重载试验后需增加关键部位螺栓的力矩抽检,抽检比例不低于该部位螺栓总数的 20%。长期停用(超过 3 个月)的设备重新启用前,需对所有外露螺栓进行全面复拧和防锈处理。所有复拧数据需详细记录,包括螺栓位置、力矩值、操作时间及人员信息,形成可追溯的维护档案,通过趋势分析预判螺栓预紧力衰减规律,确保结构连接始终处于安全状态。